當市場環境呈現蕭條態勢,各行各業均感生意難做時,母嬰行業應如何理性、冷靜地分析市場?又如何通過客戶分析有效調整產品結構?以下分享幾點個人淺見:
一、 聚焦兒童奶粉品類,精準激活消費群體
出生人口持續走低,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趨于飽和已成行業共識。各母嬰店需明確,其積累的絕大部分會員已自然過渡為兒童奶粉的潛在消費者。因此,兒童奶粉成為上游廠商的必爭之地,也是眾多門店尋求增量與利潤的核心品類。市場上隨之涌現大量產品:有的以調理脾胃、提升免疫力為賣點,追求極致配方并延伸出“助高”概念;有的則側重營銷,僅添加基礎調理、免疫及助高成分。
然而,部分門店選品策略混亂,上架品牌眾多卻對產品目標人群定位模糊。店長店員既未能理解選品核心在于激活“僵尸會員”,也缺乏從“賣貨思維”向“客戶需求思維”的轉變,混淆了“強推求客”與“利他服務”的本質差異。其結果往往是傷客嚴重、產品滯銷。更有甚者陷入誤區,盲目炒作“身高管理”,浪費優質陳列空間打造華而不實的“兒童身高管理數據庫”,要求家長額外投入精力監督食譜與運動,反而忽視了產品核心配方優勢及家長孩子的真實需求。
在兒童奶粉選品上,建議門店聚焦優質配方,選擇具有頂尖科技支撐的產品,深度挖掘家長對孩子健康成長的期望,特別是“助高助長”的核心訴求。以科學助高為導向,結合店內有效的物料展示與陳列,精準分析現有準兒童奶粉用戶及潛在群體。同時,積極拓展外部客源,吸納更多兒童奶粉會員,從而將其打造為母嬰門店強勁的增量盈利引擎。
二、 以全家營養品為突破口,深化消費者教育
營養品是母嬰行業中高度依賴消費者教育的品類,而教育重任主要落在門店肩上。只要店長店員對產品知識講解透徹、引導到位,銷售水到渠成。但當前市場品牌繁雜,賣點各異。
建議門店優先選擇配方優質獨特、全家適用且消費者體感明顯的產品,如乳鐵蛋白、益生菌、肽等作為突破口。消費者在使用后感受到切實效果,對門店及產品的信任度提升,后續推廣基礎營養素和調理型產品便能事半功倍。獨特且有效的配方,始終是贏得消費者長期信賴的關鍵基石。
三、 優化尿不濕策略,強化會員粘性與滲透
尿不濕品類受電商沖擊顯著,顧客忠誠度低,性價比是關鍵考量。母嬰門店需摒棄單純追求高毛利或固守品牌營銷的舊思維,轉向深度會員分析。
例如,針對店內購買主推嬰幼兒配方奶粉卻從未購買尿不濕的A會員,店員可先通過情感溝通了解其購買渠道及單片價格。隨后,可采用“購買整件奶粉贈送整包尿不濕(可回收包裝)”等策略進行深度轉化,有效提升該客戶在店內的品類覆蓋度。
總結:
除了有效調整兒童奶粉、營養品、尿不濕三大核心品類的結構,母嬰實體店還需關注家庭消費群體,豐富相關品項。在會員管理上,需兼顧家庭、母嬰及兒童等不同群體的需求;對內,要增強現有會員粘性,提升連帶銷售率;對外,必須積極開展外拓活動,主動挖掘新客源。唯有主動走出去,才能贏得更多發展機遇。如此,“母嬰實體生意難做”的困局方能有效破解。
趙輝
母嬰行業實戰派講師
中嬰商情、火爆嬰童網、母嬰視界、京正孕嬰童展覽會組委會特約撰稿人及講師
星潮貝品嬰童連鎖及邦寶樂品牌母嬰連鎖運營顧問
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向母嬰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聯系方式:17788122807